忠贞谋士:沮授
沮授(?-200年),字子昂,广平人,东汉末年袁绍帐下首席谋士。他才智出众,深谋远虑,是袁绍集团中最具战略眼光的智囊之一。
战略远见
沮授曾提出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战略,早于曹操数年,可惜未被袁绍采纳。他主张稳扎稳打,以持久战消耗曹操实力,反对贸然决战。
忠贞不渝
官渡之战袁绍大败,沮授被俘。曹操爱其才,欲劝降,但沮授宁死不降,试图逃回河北,最终被杀。其忠贞气节为后世所敬仰。
历史评价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:“监军之计,有周瑜、鲁肃之风。” 虽未被重用,但其战略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对三国格局的理解。
天公将军:张角
张角(?-184年),钜鹿人,东汉末年太平道创始人,黄巾起义领袖,自称“大贤良师”、“天公将军”。
黄巾起义
张角以《太平经》为教义,传播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”的口号,组织数十万信徒发动黄巾起义,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根基。
宗教与政治
他将宗教信仰与政治反抗结合,利用符水治病等方式凝聚民心,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宗教性农民起义。
历史影响
虽然起义在一年内被镇压,张角病逝,但黄巾之乱开启了群雄割据的三国时代。其“替天行道”的精神成为后世反抗压迫的象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