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孙乾(生卒年不详),字公祐,北海郡(今山东昌乐)人,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幕僚。他以才智和忠诚著称,在刘备颠沛流离的早期生涯中,始终追随左右,是蜀汉政权建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臣之一。
历史生平
孙乾最初被名士郑玄推荐给刘备,从此成为其亲信幕僚。在刘备辗转各地、依附曹操、袁绍、刘表等势力期间,孙乾多次担任外交使节,凭借出色的口才和智慧,为刘备争取盟友、化解危机。他善于辞令,深得刘备信任,常与麋竺、简雍等人并列,被视为刘备集团的核心文官。
《三国志》记载:“孙乾自托于刘备,周旋颠沛,不离不弃。”可见其忠诚不二。刘备入主益州后,孙乾被任命为秉忠将军,其地位虽不及诸葛亮等人显赫,但始终是刘备信赖的股肱之臣。
历史评价
“孙乾、麋竺、简雍、伊籍,皆雍容风议,见礼于世。” ——《三国志·蜀书》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将孙乾与麋竺、简雍等人并列,称赞他们“雍容风议”,意指他们举止从容,善于议论政事,深受当时礼遇。孙乾虽非运筹帷幄的顶级谋士,但其在外交与内政协调上的贡献,为刘备集团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。
文学形象
在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,孙乾的形象较为单薄,出场次数不多,多作为使者或随从出现。相比正史,其作用被大大弱化,未能充分展现其在刘备早期集团中的实际地位。然而,从历史角度看,孙乾是刘备创业时期少数始终如一的追随者之一。
结语
孙乾或许不是三国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,但他以忠诚、智慧和坚韧,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。在群雄逐鹿的时代,他选择了刘备,并用一生践行了这份选择。他的故事提醒我们:伟大的事业不仅需要领袖与名将,也需要无数默默奉献的忠臣良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