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立字公渊,武陵临沅人。先主领荆州,辟为从事,迁长沙太守。先主入蜀,诸葛亮镇荆土,孙权遣使通好于亮,因问士人皆谁也。亮答曰:“庞统、廖立,楚之良才,当赞兴世业者也。”建安二十年,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,立脱身走,自归先主。先主素识待之,不深责也。然亮每言:“立意怀不但,奉先主大驾当还中夏也。”后为巴郡太守,还为侍中。先主为汉中王,迁立为尚书。及先主崩,诸葛亮秉政,立为长水校尉。
立本意,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,而更在李严之徒下,常怏怏。后丞相长史蒋琬诣立,立计论废立大意,语次,自谓“昔在长沙,先主不用立计,故令中夏纷纷如此。若先主从立之计,则东吴绝在股掌之中,不复劳兵矣。”又言:“大将军(指关羽)仗节旄,当方面,而诸将如马超辈,皆羁旅归国,不应越之而上。”又谓“今中外官员,未如旧时多能者,此盖天为陛下笃慎拣选,故令尔也。”琬还,具为亮言之。亮叹曰:“公渊失分,妄自尊大,非人臣中节也。”后立又语他人,谓“丞相叹我,正与我意合。我每念治国者,得良法以绳顽吏,则政化可隆也。”或告之,亮遂废立为民,徙汶山郡。
立自徙汶山,躬率妻子耕殖自守。闻诸葛亮卒,垂泣叹曰:“吾终为左衽矣!”后数岁,病死。
——节选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廖立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