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孙翊(184年-204年),字叔弼,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,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,吴大帝孙权之弟,孙策、孙匡之幼弟,孙坚之第三子。因性格骁悍果烈,有其兄孙策之风,故军中称其为“小霸王”。
孙翊早年随兄长孙策征战江东,屡立战功。建安八年(203年),孙权命其为丹阳太守,时年仅二十岁,足见其才干出众,深受器重。
生平事迹
孙翊任丹阳太守期间,整顿吏治,安抚百姓,深得民心。他继承了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的勇猛作风,治军严明,颇有能力稳定一方。
然而,孙翊性格刚烈,对待下属严厉,未能体察人心。其部下边鸿、妫览、戴员等人因畏惧被惩处,遂密谋作乱。
建安九年(204年),在一次宴席后,孙翊被心怀不满的旧部边鸿刺杀,年仅二十一岁,英年早逝。妫览、戴员随后伪造孙翊书信,企图投靠曹操,后被孙翊之妻徐氏设计诛杀,为夫报仇。
历史评价
“性峭急,喜怒乖方,顺适其意者,得其浅好;违逆其情者,遭其深祸。” ——《三国志·吴书·宗室传》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孙翊性格急躁,容易因情绪失控而施加赏罚,这成为他悲剧结局的重要原因。尽管他有勇有才,但缺乏政治智慧与驭下之术。
后世多感叹孙翊若能长寿,或可成为东吴重要支柱。他的早逝也反映出东吴政权早期内部的不稳定性。
家族关系
孙翊出身显赫,为孙坚第三子,母亲为吴夫人(吴国太)。其兄孙策开创江东基业,孙权继位后建立吴国。弟弟孙匡亦为宗室将领。孙翊之子孙松,后封为射声校尉。
孙氏家族在三国时期人才辈出,孙翊虽生命短暂,但作为宗室中坚力量,其存在对东吴政权的巩固具有象征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