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节选
崔琰字季珪,清河东武城人也。少朴讷,好击剑,尚武事。年二十三,乡移为正,始感激,读论语、韩诗。至年二十九,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……
崔琰,字季珪,是清河郡东武城县人。年轻时质朴木讷,喜好击剑,崇尚武功。二十三岁时,被乡里推举为“正”(地方小吏),才开始奋发努力,研读《论语》和《韩诗》。到二十九岁时,便与公孙方等人一起拜郑玄为师求学……
【注】郑玄:东汉末著名经学家,世称“郑司农”,其学说集两汉经学之大成。
裴松之注引
臣松之案:魏略曰:太祖征冀州,太子留镇邺。琰以笺与太子曰:“盖闻盘石之宗,皆受命天子,欲使弱弟在后,当由上也。”
裴松之按:《魏略》记载:曹操征讨冀州时,太子曹丕留守邺城。崔琰致信太子说:“听说皇室宗亲,皆由天子任命,若要让才能较弱者居于后位,理应由君主决定。”
【注】此笺意在劝诫曹丕勿专权,强调立嗣当由曹操决断,体现崔琰刚正不阿之风。
人物评述
崔琰为曹操重要谋士,以正直敢谏著称。其仪表堂堂,声如洪钟,曹操曾赞其“昂昂然如千里之驹”。然因言语触怒曹操,终被赐死。其一生坚守儒家礼法,是汉末士人风骨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【史评】《先贤行状》称其“禀气弘毅,志存高远,砥砺名节,非礼不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