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·魏书》原文与翻译
武帝纪(节选)
太祖武皇帝,沛国谯人也,姓曹,讳操,字孟德。汉相国参之后。桓帝世,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,封费亭侯。养子嵩嗣,官至太尉,莫能审其生出本末。嵩生太祖。
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,姓曹名操,字孟德。他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人。在汉桓帝时,曹腾担任中常侍大长秋,被封为费亭侯。养子曹嵩继承爵位,官做到太尉,但没有人能弄清他亲生父亲的底细。曹嵩生下了太祖(曹操)。
文帝纪(节选)
文皇帝讳丕,字子桓,武帝太子也。太祖崩,嗣位为丞相、魏王。尊王后曰王太后。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。
文皇帝名丕,字子桓,是武帝的太子。太祖去世后,他继位担任丞相、魏王,尊王后为王太后。将建安二十五年改为延康元年。
明帝纪(节选)
明皇帝讳叡,字元仲,文帝太子也。生数岁而太祖知之,曰:“吾家千里驹也。”
明皇帝名叡,字元仲,是文帝的太子。他几岁时就被太祖(曹操)赏识,曹操说:“这是我家里千里驹啊。”
三少帝纪(节选)
齐王讳芳,字兰卿。明帝无子,养芳为子。时年八岁,太尉司马懿、大将军曹爽辅政。
齐王名芳,字兰卿。明帝没有亲生儿子,收养齐王为子。当时年仅八岁,由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辅佐朝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