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寿《三国志》崔林传记原文与白话文对照
崔林(?—244年),字德儒,清河东武城(今山东德州武城县)人。三国时期曹魏大臣,东汉末年名士崔琰之从弟。崔林历仕数朝,官至司空,封安阳亭侯。他以清正廉洁、识人善任著称,在魏国政坛有重要影响。
崔林字德儒,清河东武城人也。少时晚成,宗族莫知,惟从兄琰异之。...
太祖初征袁绍,林尝对琰论时事,琰叹曰:“此真王者之佐也。”...
文帝践阼,拜尚书,出为幽州刺史。...
明帝即位,入为大鸿胪,迁光禄勋、司隶校尉。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(司马懿)屡荐其能。...
正始五年,诏曰:“司空林,秉忠亮之心,识清浊之源……”遂增邑,并前五百户。明年薨,谥曰孝侯。
崔林,字德儒,是清河郡东武城县人。他年轻时发展较慢,同族的人都不了解他,只有堂兄崔琰认为他与众不同。...
太祖曹操刚开始征讨袁绍时,崔林曾与崔琰谈论时局,崔琰感叹道:“这真是辅佐君王的人才啊。”...
魏文帝登基后,任命崔林为尚书,后外放为幽州刺史。...
魏明帝即位后,召他入朝任大鸿胪,后升任光禄勋、司隶校尉。抚军大将军司马懿(司马宣王)多次推荐他的才能。...
正始五年,皇帝下诏说:“司空崔林,秉持忠诚正直之心,明辨是非清浊……”于是增加封邑,连同以前的共五百户。第二年去世,谥号为孝侯。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崔林:“崔林简朴有度,不以华饰为务,虽处显位,常布衣蔬食。” 崔林一生清廉自守,知人善任,是曹魏政权中少有的德才兼备之臣。其从兄崔琰亦为一时名士,二人并称“清河双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