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被史书简略记载的汉末人物
王思,字仲豫,司州河内郡人,生活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初期。他早年以才学著称,举孝廉入仕,历任多个官职。据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记载,王思为人勤勉谨慎,在文书处理上极为认真,但性格急躁苛刻,对下属要求严苛,甚至因小事动怒。
他曾任黄门侍郎、右丞等职,在政务处理中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,但也因此招致非议。晚年官至尚书仆射,死后谥号“恭”。
王思是典型的文吏型官员,其工作态度一丝不苟,体现了当时部分士人在乱世中力求尽责的精神风貌。然而,他的性格缺陷也暴露了制度性压力下官员的心理扭曲。陈寿虽未为其立传,但裴注所引史料仍为后人了解这一类“次等人物”提供了珍贵视角。
王思的故事提醒我们,历史不仅由英雄书写,也有无数像他这样在岗位上挣扎、坚持又不免偏执的普通人。
《魏略》记载,王思曾因笔误而自责不已,反复涂改文书,甚至将整页废弃重写,可见其严谨到近乎强迫的性格。这一细节成为后人理解其人格的重要片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