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司马懿(179年-251年),字仲达,河内温县(今河南温县)人,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。他历经曹操、曹丕、曹叡、曹芳四朝,以深沉的谋略和坚韧的意志,在魏国政坛上步步为营,最终为子孙篡魏建晋铺平了道路。
辅佐曹魏
早年被曹操征辟为文学掾,因其才华出众但性格多疑,曹操曾告诫“此子有雄才大志,宜慎之”。司马懿表面恭顺,勤于职守,逐渐取得曹丕的信任,成为其重要谋士。曹丕称帝后,司马懿深受重用,历任要职,参与军政决策。
在对蜀汉的战争中,司马懿多次率军抵御诸葛亮北伐,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,成功消耗蜀军粮草,最终迫使诸葛亮病逝五丈原,稳定了魏国西部边境。
高平陵之变
魏明帝曹叡去世后,幼主曹芳继位,大将军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。曹爽专权跋扈,司马懿则称病在家,暗中积蓄力量。公元249年,趁曹爽陪同皇帝祭扫高平陵之际,司马懿发动政变,控制洛阳,诛杀曹爽及其党羽,彻底掌握魏国军政大权。
这一事件标志着曹魏政权实质上已落入司马氏之手,是司马家族走向权力巅峰的关键转折点。
身后影响
司马懿死后,其子司马师、司马昭相继掌权,继续巩固司马氏势力。最终由其孙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,建立晋朝,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,庙号高祖。
司马懿的一生,是权谋与隐忍的典范。他在乱世中审时度势,善于等待时机,最终成就不世之功。其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,至今仍为后人所研究与评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