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朱然(182年-249年),字义封,丹阳故鄣(今浙江安吉)人,三国时期吴国名将。本姓施,后为朱治之嗣子,改姓朱。朱然是东吴中期的重要军事将领,以忠诚勇猛、谋略过人著称,在东吴政权中地位显赫。
主要事迹
朱然早年与孙权同窗,关系密切。赤壁之战后,随吕蒙讨伐关羽,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。吕蒙病重时,向孙权推荐朱然镇守江陵。在夷陵之战中,朱然协助陆逊大破刘备蜀军,立下赫赫战功。
公元223年,曹魏大将曹真、夏侯尚等围攻江陵,朱然率数千将士坚守城池达六个月之久,最终等来援军击退魏军。此战使朱然威名远扬,被封为当阳侯,官至左大司马、右军师。
历史评价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朱然:“临急胆定,过绝于人。”朱然不仅勇猛善战,更具备出色的防御指挥能力。他在东吴政权中历经孙权、孙亮两朝,始终受到重用,是东吴中后期的柱石之臣。
朱然为人谨慎,深得孙权信任。他去世后,孙权为之悲恸,赐谥号“威侯”。
考古发现
1984年,安徽马鞍山出土了朱然墓,是迄今发掘的吴国墓葬中等级最高的一座。墓中出土了大量漆器、木器、青瓷器等文物,其中“宫闱宴乐图”漆案尤为珍贵,为研究三国时期吴国文化、艺术与生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