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焦触,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时期的重要将领之一,原为袁绍部下,活跃于河北地区。在袁绍死后,其势力分裂,焦触成为影响河北局势的关键人物之一。
焦触虽非三国演义中的核心角色,但在《三国志》等正史中亦有记载,其行为反映了当时地方将领在权力真空下的现实选择。
生平事迹
焦触最初效力于袁绍,任地方守将。袁绍去世后,其子袁谭、袁尚争位,河北陷入内乱。焦触与张南等人趁机起兵,反叛袁氏。
建安年间,焦触自立为幽州刺史,并胁迫幽州诸郡太守背袁降曹。此举加速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,也标志着袁氏势力在河北的彻底瓦解。
此后,焦触归顺曹操,但史书对其后续记载甚少,其最终命运成谜。
历史评价
焦触的行为在历史上颇具争议。一方面,他背叛旧主,被视为不忠;另一方面,他在乱世中顺应时势,选择归附更有实力的曹操,客观上减少了战乱,有利于地方安定。
后人评价焦触,多认为他是乱世中务实的地方军阀代表,其选择体现了小势力在大格局下的生存策略。
焦触年表
- 初为袁绍部将,镇守幽州一带。
- 袁绍卒后,袁氏内斗,河北动荡。
- 与张南共起兵,自立为幽州刺史。
- 胁迫诸郡太守归降曹操,献幽州。
- 受曹操封赏,后事迹不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