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孙礼(?-250年),字德达,涿郡容城(今河北容城县)人,三国时期曹魏将领。孙礼为人刚毅,有勇有谋,一生忠于曹魏,历经曹操、曹丕、曹叡、曹芳四朝,为魏国南征北战,立下赫赫战功。
古代将领形象(艺术想象图)
早年经历
孙礼早年因战乱与母亲失散,后寻得母亲,以孝闻名乡里。被曹操征召为幕僚,任郡吏。因处事公正、执法严明,逐渐受到重用。曹丕即位后,孙礼被任命为河间郡守,治理有方,政绩显著。
军事成就
抵御东吴
魏明帝曹叡时期,孙礼出任扬州刺史,负责对吴前线防务。他整顿军备,修筑城防,多次击退东吴军队的进攻,稳定了东南边境。
对抗蜀汉
诸葛亮北伐期间,孙礼曾参与抵御蜀军。在祁山之战中,他与司马懿协同作战,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,深得司马懿器重。
平定内乱
孙礼还曾奉命平定地方叛乱,以其果断的决策和强大的执行力迅速稳定局势,展现了其作为将领的全面能力。
史书记载:《三国志》评孙礼“刚断伉厉,有雄气”,“礼刚毅有勇,屡立战功,为时名将”。
晚年与评价
孙礼晚年官至司隶校尉、司空等要职,仍心系国事,直言敢谏。他为人正直,不阿权贵,即使面对司马懿等权臣也敢于表达不同意见。正始十年(249年),高平陵之变后,孙礼虽未直接参与政争,但仍保持对曹魏的忠诚。嘉平二年(250年),孙礼病逝,谥号“景侯”。
孙礼一生忠勇刚正,是曹魏中期的重要将领之一。他在军事、政治和品德方面都堪称典范,其事迹为后世所称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