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背景
公元219年,关羽发动襄樊之战,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,曹操甚至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。然而,关羽后方的荆州防御空虚,东吴孙权与大将吕蒙早已觊觎荆州已久。吕蒙深知强攻难以取胜,于是策划了一场出人意料的奇袭。
白衣渡江始末
“白衣渡江”并非指士兵穿白衣,而是指吕蒙让精锐士兵伪装成商人,藏于大船之中,白衣为普通百姓服饰。他们沿江骗过关羽的烽火台,悄然接近荆州。同时,吕蒙装病麻痹关羽,使其放松警惕,抽调后方兵力支援前线。
当关羽主力在樊城与曹仁激战时,吕蒙率军突然发难,迅速攻占公安、江陵,守将士仁、麋芳相继投降。关羽闻讯后方失守,军心涣散,最终败走麦城,被东吴擒杀。
历史影响
白衣渡江的成功,使东吴完全控制了长江中游,实现了“全据长江”的战略目标。关羽之死和荆州丢失,严重削弱了蜀汉的实力,彻底改变了三国的战略格局,蜀汉由盛转衰,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战略彻底破产。
此事件也标志着孙刘联盟的彻底破裂,为后来的夷陵之战埋下伏笔。吕蒙的智谋和关羽的骄傲轻敌,成为后世兵家反复研究的经典案例。
演义与正史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“白衣渡江”被描绘得更加戏剧化,突出了吕蒙的智谋和关羽的悲剧英雄色彩。而《三国志》等正史记载则更为简略,但核心事件基本一致。无论演义还是正史,这一事件都彰显了三国时期谋略与权变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