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诸葛瞻(227年-263年),字思远,琅琊阳都(今山东沂南)人,三国时期蜀汉大臣,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。他自幼聪慧,博览群书,工于书法,尤其擅长绘画,精通棋艺,是蜀汉后期备受瞩目的青年才俊。
诸葛瞻十七岁时迎娶蜀汉公主,拜骑都尉,后历任羽林中郎将、射声校尉、侍中、尚书仆射、加军师将军等职。在蜀汉后期朝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历史评价
诸葛瞻继承了父亲诸葛亮的忠贞与才学,但缺乏其父的军事韬略与政治经验。在邓艾奇袭蜀汉时,诸葛瞻率军抵抗,最终在绵竹之战中兵败,与其子诸葛尚一同壮烈殉国,展现了忠臣气节。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:“瞻虽智不足以扶危,勇不足以拒敌,而能外不负国,内不改父之志,忠孝存焉。” 这一评价客观地指出了其能力的局限与精神的可贵。
核心数据一览
| 项目 | 数据 |
|---|---|
| 姓名 | 诸葛瞻 |
| 字 | 思远 |
| 出生年份 | 公元227年 |
| 逝世年份 | 公元263年 |
| 籍贯 | 琅琊阳都(今山东沂南) |
| 主要官职 | 尚书仆射、军师将军、行都护、卫将军 |
| 爵位 | 武乡侯 |
| 主要事迹 | 主持朝政,绵竹抗邓艾,殉国 |
| 家族背景 | 诸葛亮之子,诸葛乔之养子,诸葛尚之父 |
绵竹之战
公元263年,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,直逼成都。诸葛瞻奉命率军抵抗,屯兵于绵竹。面对邓艾的劝降,诸葛瞻怒斩来使,誓死不降。
在随后的战斗中,因战术失误与兵力悬殊,蜀军大败。诸葛瞻与其子诸葛尚均战死沙场,以生命践行了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家训,为蜀汉政权画上了悲壮的句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