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生平
魏延(?-234年),字文长,义阳(今河南桐柏)人,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。初以部曲随刘备入蜀,数有战功,迁牙门将军。刘备攻下汉中后,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,镇远将军,一军尽惊。
魏延勇猛过人,善待士卒,深受部下爱戴。在诸葛亮北伐期间,屡立战功,官至征西大将军,封南郑侯。他提出著名的“子午谷奇谋”,虽未被诸葛亮采纳,但展现了其胆略与军事才能。
历史评价
《三国志》作者陈寿评曰:“延既善养士卒,勇猛过人,又性矜高,当时皆避下之。”魏延为人高傲,与同僚关系紧张,尤与长史杨仪势同水火。
诸葛亮生前倚重魏延的军事才能,委以北伐先锋重任。然诸葛亮死后,魏延与杨仪争权,被诬谋反,最终在成都被马岱追杀,夷三族,令人唏嘘。
后世对魏延之死多有争议,有人认为他是蜀汉后期最具军事才能的将领,其死是蜀汉的一大损失。
经典战役
魏延参与了诸葛亮的多次北伐,曾在阳溪大破魏将费瑶、郭淮,威名远播。他常率精兵为先锋,所向披靡,魏军闻风丧胆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魏延的形象更为鲜明,有“脑后有反骨”之说,虽为小说虚构,却深入人心。其勇猛善战、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,使其成为三国人物中极具魅力的一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