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马其人
郭马是三国时期东吴末年的将领,活跃于公元3世纪末。关于他的生平记载较为简略,主要见于《三国志》及裴松之注引的史料中。郭马原为合浦太守修允的部曲督,长期在岭南地区驻守。
郭马之乱
公元279年,东吴末帝孙皓统治后期,政局动荡,民不聊生。修允调任桂林太守,但因病滞留于广州。其部曲被下令分派至各地,引发将士不满。郭马借此机会,联合部将何典、王族等人,以“将士久役,思归”为由,发动兵变。
郭马率众攻杀广州督虞授,自号“都督交、广二州诸军事”,并任命部下为刺史、太守,控制了岭南部分地区。这场叛乱史称“郭马之乱”,是东吴末年规模较大的地方动乱之一。
历史影响
郭马之乱严重削弱了东吴在南方的统治力量。当时西晋已准备伐吴,东吴不得不分兵南下平叛,导致长江防线兵力空虚。虽然史书未明确记载郭马最终结局,但其叛乱客观上加速了东吴的灭亡。仅在郭马之乱爆发数月后,西晋便发动全面进攻,于公元280年灭吴。
史书记载
陈寿《三国志》中对郭马记载不多,主要见于《吴书·三嗣主传》及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等。后世史家多认为,郭马并非野心勃勃的割据者,而是因东吴苛政和将士思归情绪而被迫起事的将领,其叛乱反映了孙皓统治末期的社会矛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