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末年名臣 · 曹魏功臣
任俊(?-204年),字伯达,河南郡中牟县(今河南省中牟县)人,东汉末年名臣,曹魏开国功臣之一。他早年追随曹操,以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忠诚著称,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
任俊最为人称道的贡献在于推行屯田制。在战乱频仍、粮食匮乏的东汉末年,他协助曹操在许都周边大规模推行屯田政策,组织流民开垦荒地,恢复农业生产,为曹操军队提供了稳定的粮草供应,是官渡之战胜利的重要后勤保障。
他还曾担任典农中郎将,专门负责屯田事务,其管理下的屯田区成效显著,成为曹操集团经济自给自足的基石。
任俊不仅能力出众,更以忠诚闻名。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他“勤于奉公,每在危难,忠节不渝”。在曹操创业初期,他始终不离不弃,即使面临危险也坚守岗位,深得曹操信任。
曹操曾评价他:“任峻有功于国家,忠义可嘉。”其品德与功绩,为后世所称颂。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称赞任俊:“任峻能任其事,有功于国。”虽记载简略,但充分肯定了他在经济后勤方面的重大贡献。后世史家认为,没有任俊的屯田政策,曹操难以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,更难以迅速统一北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