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平概述
关羽,字云长,河东解人也,东汉末年蜀汉名将。据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张马黄赵传》记载,关羽与刘备、张飞“寝则同床,恩若兄弟”,三人情同手足,共举大业。
初随刘备辗转各地,兴平元年(公元194年)刘备领徐州时,以关羽镇守下邳。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曹操东征刘备,关羽被擒,曹操“礼之甚厚”,然关羽“尽封其所赐,拜书告辞”,千里走单骑寻归刘备,此即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之由来。
威震华夏
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219年),关羽率军北伐,围曹仁于樊城,曹操遣于禁助曹仁。时值秋雨连绵,汉水暴涨,关羽“乘大船就攻禁等”,水淹七军,擒于禁、斩庞德,威震华夏,曹操一度议迁都以避其锐。
“羽率众攻曹仁于樊。曹公遣于禁助仁。秋,大霖雨,汉水泛溢,禁所督七军皆没。禁降羽,羽又斩庞德。”
——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羽传》
——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羽传》
败走麦城
然东吴背盟,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。关羽后方失守,军心涣散,被迫退守麦城。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,关羽率数十骑出逃,于临沮被东吴伏兵所擒,不屈而死。
陈寿评曰:“关羽、张飞皆称万人之敌,为世虎臣……然羽刚而自矜,飞暴而无恩,以短取败,理数之常也。”此为史家对关羽性格与结局的深刻总结。
历史影响
关羽虽败亡,然其忠义勇武之名流传千古。自唐代起渐被神化,宋代封王,明清晋帝,民间尊为“关公”“关帝”,成为“忠义”的化身。今日全球华人社区广建关帝庙,香火不绝,其文化影响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