蒋济字子通,楚国平阿人也。建安十三年,孙权率众围合肥。时大军征荆州,遇赤壁之败,卒闻权攻,遂不行。征东将军张辽、豫州刺史李典、兖州刺史臧霸等屯合肥。济时为别驾,说太祖曰:“今贼众新至,未及安营,宜亟击之。”……
文帝即位,赐爵关内侯。明帝时,迁中护军,封昌陵亭侯。济上疏曰:“夫大臣者,国家之股肱,社稷之镇也。……”帝纳其言。
蒋济,字子通,是楚国平阿县人。建安十三年,孙权率领大军围攻合肥。当时曹操的大军正在征讨荆州,遭遇赤壁之战失败,突然听说孙权进攻合肥,于是没有继续南下。征东将军张辽、豫州刺史李典、兖州刺史臧霸等人驻守合肥。当时蒋济担任别驾,劝说曹操道:“如今敌军刚刚到达,还没有安营扎寨,应当迅速出击。”……
魏文帝即位后,赐予蒋济关内侯的爵位。魏明帝时期,蒋济升任中护军,被封为昌陵亭侯。蒋济上奏章说:“大臣是国家的支柱,是江山社稷的重臣。……”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。
蒋济(?—249年),三国时期曹魏重臣、名臣。历仕曹操、曹丕、曹叡、曹芳四朝,以智谋和直言敢谏著称。在军事、政治上均有建树,尤其擅长分析局势,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。
蒋济为人正直,多次劝谏君主避免劳民伤财之举,主张节俭治国。晚年目睹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,虽被推为太尉,但不久便忧愤而终,是曹魏政权由盛转衰的见证者之一。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蒋济:“蒋济弘通,文武兼资,有周勃之节。”认为他通达事理,文武双全,具有汉代名臣周勃的气节。
蒋济一生历经四朝,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,其政治智慧与忠诚品格为后世所称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