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平概述
魏武帝曹操,字孟德,沛国谯人也。少机警,有权数,任侠放荡,不治行业,故世人未之奇也。惟梁国桥玄、南阳何颙异焉。玄谓操曰:“天下将乱,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,能安之者,其在君乎!”
年二十,举孝廉为郎,除洛阳北部尉,迁顿丘令,征拜议郎。光和末,黄巾起,拜骑都尉,讨颍川贼。迁为济南相,国有十余县,长吏多阿附贵戚,赃污狼藉,于是奏免其八;禁断淫祀,奸宄逃窜,郡界肃然。
逐鹿中原
初平元年,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,推袁绍为盟主。绍自号车骑将军,操行奋武将军。卓后徙都西京,焚烧洛阳宫室,操曰:“举义兵以诛暴乱,大众已合,诸君何疑?”
遂引兵西,将据成皋。张邈遣卫兹分兵随操,到荥阳汴水,遇卓将徐荣,与战不利,士卒死伤甚多。操为流矢所中,所乘马被创,从弟洪以马与操,得夜遁还。后据兖州,破黄巾,定青州,收其精锐为“青州兵”。
挟天子以令诸侯
建安元年,献帝自河东还洛阳,操遂至洛阳,卫京都,韩暹矜功专恣,操杀之,遂迎天子都许。自天子西迁,朝廷日乱,至于大驾漂零,徒众单尽,卫兵不具,名僚丧散,百官饥乏。到洛,将士皆欲还,操因此时遂定都于许。
自都许之后,献帝政令皆出曹操,封大将军,进爵武平侯。操于是大兴屯田,强兵足食,平袁术、灭吕布、败袁绍于官渡,威震天下。
官渡之战
建安五年,袁绍率精兵十万,骑万匹,攻许。操兵不满万,多伤病者,然操料敌制胜,奇兵突袭,焚其粮草于乌巢,绍军大溃。此战奠定曹操统一北方之基业。
战后,操收绍兵,得许下及军中人与绍书,皆焚之,曰:“当绍之强,孤犹不能自保,而况众人乎!”由是众心遂安,天下归心者众。
赤壁之败与晚年
建安十三年,操南征刘表,表卒,子琮降。操得荆州,欲顺江东下,取孙权。周瑜、鲁肃拒之,联刘备于赤壁,火攻破操军。操引军北还,留曹仁守江陵。
操虽败于赤壁,然北方已定。后进魏公,加九锡,建魏国社稷宗庙。建安二十五年,崩于洛阳,年六十六。谥曰武王。文帝受禅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
历史评价
陈寿评曰:“汉末,天下大乱,雄豪并起,而袁绍虎视四州,强盛莫敌。太祖运筹演谋,鞭挞宇内,揽申、商之法术,该韩、白之奇策,官方授材,各因其器,矫情任算,不念旧恶,终能总御皇机,克成洪业者,惟其明略最优也。”
曹操不仅为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亦为建安文学之开创者。其诗作如《短歌行》《观沧海》等,慷慨悲凉,气韵沉雄,影响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