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 东吴兴衰史专题
《三国志·吴书》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《三国志》的重要组成部分,系统记载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江东孙氏政权的兴起、发展与灭亡过程。全书共二十卷,以纪传体形式记录了孙坚、孙策、孙权等君主及周瑜、鲁肃、吕蒙、陆逊等文臣武将的生平事迹,是研究东吴历史的核心文献。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。孙坚以勇武著称,参与讨伐董卓,为孙氏集团奠定了基础。其子孙策继承父业,渡江开拓江东,被赞为“小霸王”。孙策遇刺身亡后,其弟孙权继位,在周瑜、鲁肃等辅佐下,于赤壁之战大破曹操,确立三国鼎立格局。
孙权称帝建立吴国,定都建业(今南京),统治江东长达五十余年。吴国在政治、军事、航海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,曾派船队抵达夷洲(今台湾),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。
字文台,吴郡富春人,东汉末年将领,孙吴政权的奠基者,因战功显赫被称为“江东猛虎”。
字伯符,孙坚长子,骁勇善战,统一江东六郡,为东吴基业打下坚实基础。
字仲谋,孙坚次子,孙策之弟,吴国开国皇帝,在位期间推行屯田、发展水军,巩固江东政权。
字公瑾,东吴名将,赤壁之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,精通音律,有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之称。
赤壁之战:公元208年,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,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。
夷陵之战:公元222年,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,在夷陵击败刘备大军,巩固了吴国西部边境。
石亭之战:公元228年,陆逊大破魏将曹休,进一步提升了吴国在江淮地区的影响力。
《三国志·吴书》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,更深刻影响了后世文学艺术。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大量取材于此,使东吴人物形象深入人心。周瑜的儒将风范、陆逊的智勇双全,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。
吴国的水军建设与航海活动,也为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