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王观(生卒年不详),字伟台,东郡廪丘(今山东郓城)人,三国时期曹魏大臣。王观历仕曹操、曹丕、曹叡、曹芳、曹髦五朝,以清廉正直、执法严明著称。他早年被曹操辟为丞相文学掾,后任高唐、酂县、任县县令,皆有政绩。
王观在地方任职期间,勤政爱民,治理有方,深受百姓爱戴。他不畏权贵,秉公执法,展现了卓越的政治品格和治理能力,为曹魏政权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主要事迹
魏明帝曹叡时期,王观任尚书侍郎、廷尉监等职。当时曹叡大兴土木,营建宫室,劳民伤财。王观上疏劝谏,言辞恳切,指出此举有违先帝节俭之风,恐伤民力。虽未被完全采纳,但其忠直之名传于朝野。
在担任少府、太仆等要职期间,王观始终坚持清廉自律,拒绝贿赂,整顿吏治。他主管皇室财政与车马事务,却从不假公济私,家中清贫如洗,成为当时官场的一股清流。
历史评价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王观:“清劲贞正,秉心公方。”充分肯定了他清廉刚正、一心为公的品格。王观与司马懿、陈群等人同时代,虽不如他们声名显赫,但其清廉自守、敢于直谏的作风,在魏晋官场中尤为可贵。
王观一生历经五帝,始终坚守臣节,不依附权臣,不趋炎附势。他的政治操守和人格魅力,使其成为三国时期备受尊敬的能臣廉吏代表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