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杨阜(生卒年不详),字义山,天水冀县(今甘肃甘谷县)人,三国时期曹魏名臣。他以忠直敢谏、智勇双全著称,在凉州动荡时期挺身而出,为维护地方稳定和曹魏政权的巩固立下赫赫功勋。
杨阜出身凉州士族,早年任凉州从事,深谙当地民情。在马超叛乱占据冀城时,他表面归顺,实则密谋反抗,最终成功联合姜叙等人起兵,驱逐马超,恢复了曹魏对凉州的控制。
主要事迹
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,马超率军攻打陇右,杨阜与姜叙在卤城起兵反抗马超。马超兵败,退守冀城。杨阜率宗族子弟与马超决战,身负五处重伤,宗族兄弟七人战死,最终迫使马超逃离凉州。
此后,杨阜历任益州刺史、武都太守等职。他治理地方,安抚百姓,发展生产,深得民心。在魏文帝、明帝时期,他多次上疏直言朝政得失,劝谏皇帝节俭用度、体恤民力,被誉为“魏室诤臣”。
杨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,也是一位有远见的战略家。他曾建议加强关中防务,防范蜀汉北伐,其战略眼光为后世所称道。
历史评价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杨阜:“阜伟哉丈夫哉!以忠烈著称于时。”他认为杨阜是乱世中少有的忠贞之士,其气节令人敬佩。
后世史家多将杨阜与程昱、贾诩等人并列,认为他是曹魏政权的重要支柱之一。他的事迹被收录于《资治通鉴》等多部史书,成为忠臣义士的典范。
杨阜的一生,是坚守信念、勇于担当的一生。他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,在和平时期直言进谏,展现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高尚品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