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生平
马腾(?—212年),字寿成,扶风茂陵(今陕西兴平)人,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军阀,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。马腾长八尺余,身体洪大,面鼻雄异,性格贤良忠厚,受众人敬佩。
马腾早年因灾荒,入凉州从军,因作战勇猛,逐渐升为军司马。后与韩遂等人起兵反抗朝廷,割据一方。初平三年(192年),被朝廷招安,拜为征西将军,屯兵郿县。建安七年(202年),在袁尚部将高干、郭援等人进攻河东时,受司隶校尉钟繇之请出兵平乱,大破敌军,功封槐里侯。
家族与势力
马腾之妻为羌女,因此他在西凉深得羌人支持,军队中多有羌胡兵将。其子马超,字孟起,少年英勇,有“锦马超”之称,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猛将。马腾以西凉为根基,联合韩遂等势力,成为汉末西北最具影响力的军事集团之一。
然而,随着曹操统一北方的步伐加快,马腾集团逐渐受到挤压。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为稳定后方,召马腾入朝为官,实则为人质。马腾遂入洛阳,被封为卫尉,其家族多迁居邺城。
结局与影响
建安十六年(211年),其子马超联合韩遂起兵反曹,发动潼关之战。曹操大怒,以马腾参与叛乱为由,于建安十七年(212年)将其与二子马休、马铁一同处死于邺城。
马腾之死,标志着西凉马氏在中原政治舞台上的终结,但也激化了马超与曹操的仇恨,促使马超投奔张鲁,后归附刘备,成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。马腾的一生,是汉末乱世中地方军阀命运的缩影,既有忠勇之名,亦难逃政治博弈的牺牲。
历史评价
- 《三国志》评:“腾为人长八尺余,身体洪大,面鼻雄异,而性贤厚,人多敬之。”
- 陈寿:马腾、韩遂,一时之杰,然怀异志,终为乱阶。
- 后世观点:马腾虽为边将,然心系汉室,终因家族牵连而殒命,令人唏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