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末年名将 · 儒学大家 · 黄巾平定功臣
卢植(?-192年),字子干,涿郡涿县(今河北涿州)人,东汉末年著名将领、学者。卢植少与郑玄俱为马融学生,而名过之。他不仅是儒学大家,更是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。
卢植早年师从大儒马融,通古今之学,著有《尚书章句》《三礼解诂》等。后举孝廉,历任九江、庐江太守,所在有治绩。黄巾起义爆发后,卢植被任命为北中郎将,率军讨伐张角。
在平定黄巾之乱的过程中,卢植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。他率军连战连捷,将张角围困于广宗。然而因拒绝向宦官左丰行贿,遭其谗言陷害,被灵帝下诏罢免并押解回京。后虽得赦免,但东汉朝廷已风雨飘摇。
卢植的军事策略稳扎稳打,深得兵法精髓。他主张“以正合,以奇胜”,注重军纪与民心,为后世所称道。
卢植不仅是战场上的名将,更是桃李满天下的儒师。其门生包括刘备、公孙瓒等三国重要人物,对三国格局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。
《三国志》评曰:“卢植名著海内,学为儒宗,士之楷模,国之桢干也。”可见其在当时士人中的崇高地位。
董卓专权后,欲废立皇帝,群臣莫敢言。唯卢植挺身而出,直言反对,几遭杀害。后隐居上谷,终老山林。初平三年(192年)病逝。
卢植一生刚正不阿,忠于汉室,其气节为后世敬仰。曹操曾言:“故北中郎将卢植,名著海内,学为儒宗……吾北面事之久矣。”足见其影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