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岱(?-192年),字公山,东莱牟平(今山东烟台牟平)人,东汉末年宗室、军阀,官至兖州刺史。他是汉室宗亲,出身名门,为齐悼惠王刘肥之后。在汉末群雄并起的时代,刘岱占据兖州,成为一方诸侯。
刘岱早年曾任侍中、兖州刺史等职。中平元年(184年),黄巾起义爆发,刘岱率军参与镇压,展现出一定的军事才能。初平元年(190年),关东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,刘岱积极响应,加入袁绍为首的讨董联盟,是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诸侯之一。
在担任兖州刺史期间,刘岱致力于稳定地方局势。然而,他与部下济北相鲍信等人在战略上存在分歧。初平三年(192年),青州黄巾军大举进攻兖州,刘岱不顾鲍信劝阻,执意出战,最终兵败被杀。
刘岱作为汉室宗亲,在乱世中试图维护朝廷权威,其讨伐董卓之举体现了忠义精神。但他刚愎自用,不纳良言,终致身死国灭。《三国志》评其“性刚猛,有勇力,然少谋略”。
刘岱死后,兖州陷入权力真空。鲍信等人迎立曹操为兖州牧,这一决定深刻影响了三国历史的走向。曹操以此为根基,逐步发展壮大,最终成为北方霸主。因此,刘岱之死客观上为曹操崛起提供了重要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