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主,讳权,字仲谋。兄策,既定诸郡,时权年十五,以为阳羡长。郡察孝廉,州举茂才。建安四年,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。勋破,进讨黄祖于沙羡。
五年,策薨,以事授权,权哭未及息。策长史张昭谓权曰:“孝廉,此宁哭时邪?今奸宄竞逐,豺狼满道,乃欲哀亲戚,顾礼制,是犹开门而揖盗,未可以言治也。且愚而不任大事,此众人所忌也。愿深思之。”权遂收泪,招延宾客,接抚将士,由是人情服焉。
八年,权西伐黄祖,破其舟军,惟城未克,而山寇复动。权还,攻讨,尽禽之,遂讨鄱阳,降民万余,还定豫章、庐陵,分置长吏。十二年,西征黄祖,虏其人民而还。十三年春,权复征黄祖,祖先遣舟兵拒军,都尉吕蒙破其前锋,亲枭其陈就,遂屠夏口。黄祖挺走,追斩之,虏其男女数万口。
是岁,曹操南征,权从张昭议,举兵拒之。以周瑜、程普为左右督,将三万众逆拒曹公于赤壁。时曹公军已有疾病,初一交战,公军败退,引次江北。瑜等在南岸,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,实以薪草,膏油灌其中,裹以帷幕,上建牙旗,先书报曹公,欺以欲降。又豫备走舸,各系大船后,因引次俱前。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,指言盖降。盖放诸船,同时发火。时风盛猛,悉延烧岸上营落。顷之,烟炎张天,人马烧溺死者甚众。瑜等率轻锐继其后,雷鼓大震,北军大坏。曹公败于赤壁,引军归邺。
十四年,瑜、仁相守岁余,所杀伤甚众。仁委城走。权以瑜为南郡太守。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,授徐州牧。权以妹妻备。十六年,徙治秣陵。十七年,征合肥,不克。十八年正月,曹公攻濡须,权与相拒月余。曹公望权军,叹其齐肃,乃退。留张辽、乐进、李典等屯合肥。
十九年五月,权征皖城。闰月,克之,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,男女数万口。是岁,刘备定蜀。权以备已得益州,令诸葛瑾从备求荆州诸郡。备不许,曰:“吾方图凉州,凉州定,乃尽以荆州与吴耳。”权曰:“此假而不反,而欲以虚辞引岁。”遂置长沙、零陵、桂阳三郡长吏。关羽尽逐出之。权大怒,乃遣吕蒙督鲜于丹、徐忠、孙规等兵二万取三郡。蒙移书长沙、桂阳,皆望风归服,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。会备到公安,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,权遣鲁肃将万人屯益阳拒羽。时蒙定零陵,将赴益阳,并荆州守。会曹操将欲征汉中,权谓先取徐州,然后图蜀。昭曰:“不可。今置淮南,而远征汉中,若魏收淮南,塞诸州之路,而我军不得还,此危道也。且蜀道阻远,不如取荆州全制长江。”权遂止。
二十年,权令吕蒙袭取荆州,杀关羽。二十四年,曹丕称帝。明年,权遂自立为吴王,都武昌。黄武元年,遣陆逊、朱然等拒刘先主于猇亭。大破之,临阵斩杀,死者万数。先主奔走,仅以身免。黄武七年,权即皇帝位,改元黄龙。以诸葛恪为太子太傅。
权性度弘朗,仁而多断,好侠养士,能得人死力。用人不疑,赏罚信。每有临敌,常与诸将画策,不妄自用。然性多嫌忌,果于杀戮,既臻末年,渐至昏惑。初,太子登卒,次子和为嗣,鲁王霸有宠,遂有夺嫡之议。权幽和,霸赐死,群臣以谮诛者十余人。自是公卿忧惧,国之元良,凋于邪议,由之衰矣。
太元二年病困,召诸葛恪等属以后事。夏四月,权薨,时年七十一。谥曰大皇帝。史称吴大帝。
注释:本文为《三国志·吴主传》的节选与整理版本,内容综合正史记载,供历史爱好者阅读研究。
《三国志》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纪传体断代史,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,与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并称“前四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