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凌简介
王凌(172年-251年),字彦云,东汉司徒王允之侄,三国时期曹魏将领。他早年因叔父王允被杀而流落江东,后投奔曹操,逐渐崭露头角。王凌历任兖州刺史、青州刺史、扬州都督等职,镇守淮南,屡立战功,深受魏明帝曹叡器重。
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,王凌对司马氏专权深感不满。嘉平三年(251年),他密谋拥立楚王曹彪为帝,以对抗司马懿,史称“王凌之叛”。事泄后,王凌被司马懿讨伐,兵败投降,途中服毒自尽,家族亦遭株连。
王凌的历史评价
王凌一生忠于曹魏,被视为曹魏的忠臣。他虽有谋反之举,但其动机多被后人解读为维护曹魏正统,反对司马氏篡权。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其“刚而犯上”,既肯定其刚正,也指出其性格刚烈招祸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王凌的形象较为简略,但其忠贞气节仍有所体现。现代历史研究中,王凌被视为曹魏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,其失败也标志着司马氏权力的进一步巩固。
王凌相关图片
王凌历史画像(示意图)
三国志游戏中的王凌立绘
王凌与司马懿对峙场景想象图
延伸阅读
王凌的故事反映了三国后期曹魏内部的政治斗争。他与令狐愚的密谋、与司马懿的较量,成为研究魏晋权力交接的重要案例。其悲剧结局也令人唏嘘,展现了乱世忠臣的无奈与悲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