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裔(生卒年不详),字君嗣,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,三国时期蜀汉官员。他以才干著称,深得诸葛亮赏识,在蜀汉政权中担任要职,是诸葛亮治理蜀汉的重要助手之一。
张裔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闻名于蜀地。刘璋主政益州时,张裔已入仕为官。刘备入主益州后,张裔因其才能被重用,逐渐在蜀汉政权中崭露头角。
张裔曾担任巴郡太守、司金中郎将等职。他最著名的经历是在南中叛乱期间,被益州大姓雍闿扣押并送往东吴。张裔在东吴期间,虽身处异国,仍心系蜀汉。后经诸葛亮遣使交涉,张裔得以返回蜀汉。
张裔回到蜀汉后,被诸葛亮任命为丞相长史,总领相府事务。诸葛亮出征期间,后方政务皆由张裔主持,足见其才干与忠诚。诸葛亮曾评价张裔:“张君嗣才堪大用,处事周密,可托大事。”
张裔为人正直,处事严谨,善于处理繁杂政务。他虽不如诸葛亮、关羽等人广为人知,但在蜀汉内部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亦称赞其“明断识理,有干才”。
张裔作为蜀汉中层重臣的代表,体现了诸葛亮“任人唯贤”的用人理念。他的事迹提醒我们,在历史长河中,除了耀眼的将星,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文官,共同支撑着一个时代的运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