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樊稠(?-195年),东汉末年将领,凉州金城人。他是董卓的重要部将之一,与李傕、郭汜等人同为凉州集团的核心人物。董卓被杀后,樊稠随李傕等人反攻长安,重新掌控朝政,被任命为右将军,封万年侯,成为东汉朝廷的实际掌权者之一。
生平事迹
初平三年(192年),董卓被王允、吕布所杀,其旧部李傕、郭汜、樊稠等人本欲解散部队逃亡,后采纳贾诩建议,率军反攻长安,击败吕布,杀死王允,重新控制汉献帝。樊稠因战功显赫,被任命为右将军,参与朝政。
兴平元年(194年),马腾、韩遂率军进攻长安,樊稠率军迎击,在长平观大破马腾军。战后,樊稠追击至陈仓,与韩遂会面,因同为凉州人,言语甚欢,未予彻底剿灭。此事引起同僚李傕的猜忌。
兴平二年(195年),李傕因怀疑樊稠与韩遂勾结,势力过大,难以控制,遂设宴邀请樊稠议事。席间,李傕之侄李利将樊稠杀害。樊稠之死加剧了李傕、郭汜之间的矛盾,最终导致凉州集团内讧,汉献帝得以逃离长安。
历史评价
樊稠作为董卓旧部,在乱世中展现了较强的军事能力,尤其在对抗马腾、韩遂的战役中表现出色。然而,他未能妥善处理内部权力关系,终因同僚猜忌而遭杀害。其命运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与脆弱联盟。
《后汉书》《三国志》均记载其事,虽着墨不多,但其在董卓死后维持凉州集团统治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。他的死亡也成为李傕、郭汜内讧的导火索之一,间接推动了汉献帝东归的历史进程。
相关典故
“稠遂交语”:指樊稠与韩遂在陈仓会面时相谈甚欢,未下杀手。此事被李傕视为通敌,成为其被杀的重要借口。此事也反映出当时军阀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,既有敌对,也有同乡情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