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蒙(178年-219年),字子明,汝南富陂(今安徽阜南东南)人,东汉末年孙吴势力著名将领。他早年从军,以勇猛著称,后在孙权劝学下勤学不辍,终成一代儒将,为东吴立下赫赫战功。
少年从军,勇冠三军
吕蒙年少时便随姐夫邓当从军,因作战勇猛而受到孙策赏识。他虽出身行伍,但胆识过人,在多次战役中冲锋陷阵,逐渐崭露头角。然而,此时的吕蒙“吴下阿蒙”,文化素养不足,常被士人轻视。
孙权劝学,士别三日
孙权曾劝吕蒙多读书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吕蒙自此发奋读书,手不释卷,学识大进。鲁肃再访吕蒙时,惊叹道:“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”吕蒙答曰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这段佳话流传千古,成为劝学典范。
智取荆州,白衣渡江
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关羽北伐樊城,吕蒙献计“白衣渡江”。他称病退隐,推荐陆逊代领其职,使关羽放松警惕。随后吕蒙率军伪装成商旅,奇袭荆州,一举成功,彻底改变了三国格局。
生平大事记
- 178年:出生于汝南富陂。
- 187年:随姐夫邓当从军,开始军事生涯。
- 200年:孙权继位,吕蒙深受重用。
- 208年:参与赤壁之战,抗击曹操。
- 215年:夺取长沙、零陵、桂阳三郡,展现军事才能。
- 219年:设计夺取荆州,击败关羽,同年病逝,年仅42岁。
历史评价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:“吕蒙勇而有谋,断识军计,谲郝普,禽关羽,最其妙者。”吕蒙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,更是一位善于学习、勇于改变的典范。他的成长历程,体现了个人奋斗与时代机遇的完美结合。
吕蒙的“白衣渡江”之计,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,至今仍被军事学者研究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