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》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纪传体断代史,记载了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,与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并称“前四史”。许多历史爱好者和文学研究者都对这部经典著作的体量感兴趣:《三国志》一共有多少字?
根据现代学者对中华书局点校本《三国志》的统计,全书共六十五卷,包括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。其总字数大约在36万余字。
《三国志》各部分字数统计(约)
- 《魏书》:约 185,000 字
- 《蜀书》:约 75,000 字
- 《吴书》:约 100,000 字
- 总计:约 360,000 字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字数是基于现代通行版本的统计结果,不同版本(如古籍影印本、不同出版社的点校本)在标点、分段、校勘注释等方面存在差异,因此总字数会略有出入。此外,这里统计的是正文部分,不包括后人所加的注释(如裴松之注),若计入裴注内容,总字数将远超原文,达到百万字以上。
作为一部记载近百年历史的正史,《三国志》以简洁精炼著称。相较之下,《史记》约52万字,《汉书》约80万字,可见陈寿在叙事上力求简明,这也形成了“《三国志》叙事过于简略”的评价。然而正是这种简洁风格,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解读空间。
综上所述,《三国志》正文总字数约为36万字。这一数字体现了其作为一部精炼史书的特点,也反映了陈寿严谨的史学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