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云字子龙,常山真定人也。本属公孙瓒,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,云遂从征,时先主亦依附瓒。及先主为瓒所败,云有兄丧,辞瓒暂归。先主知其不返,捉手而别,云辞曰:“终不背德也。”
先主就袁绍,云见于邺,先主与云同床眠卧。云从先主就荆州。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,弃妻子南走,云身抱弱子,即后主也,保护甘夫人,即后主母也,皆得免难。迁为牙门将军。先主入蜀,云留荆州。
是时关张不悦,先主解之曰:“子龙不弃我背德也。”众议始平。先主自蜀还攻刘璋,召云与诸葛亮、张飞等溯流西上,平定郡县。至江州,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,与亮会于成都。成都既定,以云为翊军将军。
建兴元年,为中护军、征南将军,封永昌亭侯,迁镇东将军。五年,随诸葛亮驻汉中。明年,亮出军,扬声由斜谷道,曹真遣大众当之。亮令云与邓芝设疑兵于斜谷,自己出祁山。云、芝兵弱敌强,失利于箕谷,然敛众固守,不至大败。军退,贬为镇军将军。
七年卒,追谥顺平侯。
初,先主时,惟法正见谥;后主时,诸葛亮功德盖世,蒋琬、费祎等皆见谥;陈祗宠待,夏侯霸远来归国,亦得谥;于是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庞统、黄忠及云乃追谥,时论以为宜。
简要解析
《赵云传》记载了蜀汉名将赵云(字子龙)的生平事迹。他出身常山,早年追随刘备,历经艰险。在当阳长坂坡之战中,他怀抱后主刘禅,保护甘夫人,力战突围,展现忠勇。赵云不仅武艺高强,且有谋略,在入川、汉中等战役中立下战功。他为人稳重,曾劝谏刘备以民为本,归还田宅予百姓,深得人心。赵云卒于建兴七年,后被追谥为“顺平侯”。
与《三国演义》中“五虎上将”之首的神化形象相比,《三国志》中的赵云虽未居核心统帅之位,但其忠勇、谨慎、识大体的品格跃然纸上,是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儒将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