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末年重臣 · 右扶风名士
赵谦(?—192年),字彦信,右扶风人,东汉末年大臣。出身关中士族,以清正刚直著称。赵谦在汉灵帝、汉献帝时期历任要职,是东汉政权末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。
据《后汉书》与《三国志》记载,赵谦为人刚正不阿,重视礼法,在动荡的政局中力图维护朝廷纲纪,其一生见证了东汉王朝由衰败至名存实亡的全过程。
赵谦早年以察举入仕,因才干出众逐步升迁。中平年间,任京兆尹,治理京畿之地,执法严明,百姓称颂。后迁任尚书仆射,参与中枢政务。
初平元年(190年),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,赵谦被任命为太尉,位列三公。在董卓专权的高压环境下,赵谦仍试图维持朝廷秩序,虽受制于权臣,然未失士人风骨。
据史载,赵谦曾与司徒淳于嘉等人共同辅政,但实权尽归董卓。他于初平三年(192年)去世,朝廷追赠车骑将军,谥号“忠”。
赵谦虽未如曹操、刘备等成为乱世枭雄,但其在朝廷危难之际坚守职责,体现了传统士大夫的忠贞与操守。他在历史记载中形象正面,是东汉末年少有的清流重臣。
后世史家多认为,赵谦代表了汉室旧臣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坚持,其命运也折射出中央政权在军阀割据下的衰微。
关于赵谦的史料主要见于《后汉书》与《三国志》的零星记载,裴松之注引《三辅决录》亦有提及。由于其未主导重大历史事件,记载较为简略,但其官职与卒年均有明确记录。
主要参考: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《三辅决录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