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文钦(?-258年),字仲若,谯郡人,三国时期曹魏将领,名将文稷之子。文钦勇猛过人,性格刚暴,深得魏明帝曹叡赏识。他在曹魏后期担任重要军职,官至前将军、扬州刺史,封谯侯,是曹魏在东南防线的重要将领之一。
文钦长期镇守扬州,与东吴交战频繁,屡立战功。他与当时的镇东将军毌丘俭关系密切,二人皆对司马氏专权心怀不满,成为后来起兵反抗司马师的核心人物。
起兵讨伐司马师
正元二年(255年),大将军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,立曹髦为帝,此举激起朝野震动。文钦与毌丘俭以“清君侧”为名,在寿春起兵讨伐司马师,史称“毌丘俭文钦之乱”。
他们列举司马师罪状,传檄州郡,一度声势浩大。然而司马师亲率大军迅速平叛,文钦之子文鸯曾夜袭司马师大营,造成魏军一度混乱,但最终未能扭转战局。毌丘俭兵败被杀,文钦则逃亡投奔东吴。
“钦骁果粗猛,数犯法,司马懿以渊旧勋不忍致诛,弟司马孚又为之请,故得原。”——《三国志》注引
投吴与最终结局
文钦投奔东吴后,受到吴国重用,被封为镇北大将军、幽州牧,封谯侯。他多次随吴军北伐,试图反攻魏国,但成效有限。
甘露二年(257年),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反司马昭,文钦奉吴主之命率军支援。然而在围城期间,文钦与诸葛诞因粮草分配和战略分歧发生激烈矛盾。最终,诸葛诞杀害文钦。文钦之子文鸯、文虎随即投降司马昭,诸葛诞兵败被杀。
历史评价
文钦作为曹魏旧将,其起兵反抗司马氏,体现了对曹魏皇室的忠诚。然而他性格刚烈、行事粗暴,缺乏政治远见,最终导致悲剧结局。
他在军事上虽有勇猛之名,但战略眼光不足,两次起兵皆以失败告终。文钦的一生,是三国后期忠臣与权臣斗争的缩影,也反映了曹魏政权在司马氏崛起过程中的动荡与衰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