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陈骞(?-281年),字休渊,临淮东阳(今安徽天长西北)人,是三国时期魏国及西晋初年的重要将领。他是曹魏司徒陈矫之子,以才干著称,历仕魏、晋两朝,官至大司马,封高平郡公,卒谥“武”。
陈骞出身官宦世家,自幼聪慧,深得司马懿赏识。他不仅精通军事,且善于治政,在动荡的三国末期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,是连接魏晋政权过渡的关键人物之一。
生平事迹
陈骞早年在魏国任职,因父亲陈矫的关系进入仕途。他先后担任过中山太守、安平太守等地方官职,治理有方,政绩显著。后被司马师召为记室,成为司马氏的重要幕僚。
在军事上,陈骞参与平定诸葛诞之乱,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。他善于用兵,深得士兵爱戴。西晋建立后,晋武帝司马炎对其极为信任,委以重任,镇守一方,抵御外敌。
陈骞为人沉稳谨慎,不争权夺利,虽位极人臣,却始终保持谦逊,因此在朝中威望极高,被视为德才兼备的典范。
历史评价
《晋书》评价陈骞:“有智谋,善断决,临事能断,军政兼优。”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,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。他在地方治理中推行仁政,减轻赋税,深受百姓爱戴。
陈骞的一生跨越了魏晋两代,见证了三国归晋的历史进程。他忠于职守,辅佐司马氏完成统一大业,为西晋初期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其子陈舆、陈稚等也皆有才名,延续了家族的荣耀。
陈骞年表
- 约200年以前:出生于临淮东阳,为陈矫之子。
- 正始年间(240-249):任中山、安平太守,政绩卓著。
- 甘露二年(257年):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,立下战功。
- 咸熙年间(264-265):受司马昭重用,升任车骑将军。
- 泰始元年(265年):晋武帝司马炎即位,封高平郡公。
- 太康二年(281年):去世,追赠太傅,谥号“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