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
朱异(?-257年),字季文,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三国时期东吴将领。他是东吴名将朱桓之子,继承父业,勇略兼备,在吴国后期军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朱异以果敢善战著称,多次领兵抵御魏国进攻,是孙权、孙亮时期的重要军事将领之一。
朱异自幼受父亲朱桓熏陶,熟读兵书,通晓韬略。其父朱桓为东吴重臣,官至前将军、青州牧。朱异在父亲去世后承袭爵位,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,成为吴国中后期的军事支柱。
主要事迹
朱异一生征战沙场,屡立战功。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魏吴边境的多次防御作战。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魏将文钦、毌丘俭等多次进犯,朱异皆率军迎击,成功击退敌军,保卫了东吴的北部边疆。
特别是在孙亮在位期间,朱异被任命为大都督,统领诸军。他曾在芍陂之战中大破魏军,斩首数千,威震敌国。其军事才能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可,被视为吴国少有的能征善战之将。
生平年表
- 约220年: 出生于吴郡吴县,为朱桓次子。
- 238年: 父亲朱桓去世,朱异袭爵,任郎官。
- 243年: 升任偏将军,开始领兵作战。
- 252年: 参与东兴之战,协助诸葛恪大破魏军。
- 255年: 毌丘俭叛乱,朱异率军支援,大败魏将文钦。
- 257年: 因救援诸葛诞不利,被孙綝责备,最终被赐死。
历史评价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朱异:“骁勇果毅,有父风。”认为他继承了父亲朱桓的勇猛与谋略。尽管最终因政治斗争被杀,但其军事才能不容置疑。
朱异的一生反映了三国后期东吴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。他虽为国征战,却难逃政治漩涡,最终含冤而终,令人唏嘘。后世史家多认为,朱异之死是东吴自毁长城之举,加速了吴国的衰落。